朕真的不务正业_第六章 一千个读书人,一千个孔夫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一千个读书人,一千个孔夫子 (第5/6页)

的读书人,就用元辅注解的四书五经来读。”

    “大明廷臣二十七员,公务极其繁忙,部议、部推、部务,都在殿外候着,伺候朕一个人读书,这一读就是几个时辰,内外诸事,不需要商议吗?”

    “元辅把自己注解的四书五经给朕,每月专门抽出一天的时间,让翰林和大学士们来考校,若是无法通过,再这么多人盯着也不迟不是?”

    “你们在月台下廷议,朕在月台上自己读书,咱们都不耽搁。”

    二十七个廷臣在门外候着,纠仪官举着绣春刀,盯着他们,他们连站都的站的有模有样,更别说交头接耳商议国事了。

    朱翊钧的这个主意,节省了彼此的时间,增加的效率的同时,还能避免诸多大学士们在学问上的冲突,造成的迷茫。

    考成法的核心,不就是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减少大明制度内的僵化吗?

    张居正沉思了片刻,翻了翻袖子,掏出了一本《四书直解》递给了伺候在旁的张宏,朗声说道:“陛下圣明。”

    答应了?

    朱翊钧还以为自己这个小皇帝的意见不重要,但看张居正答应的如此爽快,再看着早就准备好的《四书直解》,便知道,张居正这是早有准备。

    君臣二人,其实是尿到了一个壶里去。

    张居正颇为郑重的说道:“廷议之后,臣单独留下一个时辰,为陛下解惑。”

    自从隆庆皇帝大行之后,经筵已经进行了六个月之久,皇帝学习成果如何?

    成果为零。

    张居正考校过,小皇帝根本没读进去,一个字都没读进去,问什么都只是支支吾吾。

    这么大阵仗,十岁的孩子,能读进去才奇怪。

    另一方面,各个大学士们,为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