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42章:疑是故人来 (第2/5页)
倒是大致了解这秦殿光是个什么人。 平心而论,秦殿光的那些光辉历史,李宪听着感觉还挺可爱的。 归结起来说,这就是个典型泥腿子出身的农民企业家。 在改革开放的前中期,类似秦殿光这样的农民企业家可不少。什么年广久,“八大王”,或是汉正街的那些个大摊贩,典型多了去了。 凭着不怕苦不服输,再加上不管大钱小钱都肯挣的务实精神,这类“农商”在改革开放的中前期在中华经济的大画卷上抹下了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 可是他们的缺点也就在这儿了。 抛去一些人有了钱之后就失了本心,一点儿一点被后起之秀拍死在改革浪潮的沙滩之上之外。其余很大一部分人之所以在改革开放后期折戟沉沙,消失在商海之中,挺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事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这些人的能力已经不足以支撑企业的运行。 那怎么办? 只能搞家族企业,盲目的扩张项目业务。什么都舍不得扔舍不得放,最后落得一个竹篮打水的下场。 小农意识吧。 只能这么说。 在李宪看来,现在的秦氏物流,就是在向第二种可能性发展。 这秦氏物流现在是又搞专线,又想搞大企业的第三方物流,又想顺带着把省内的零担给垄断了。整个秦氏物流宛若一个大大的八爪鱼,将自己的触手伸向山东省内物流行业的四面八方。 现在看着是威风八面,可是物流行业这么玩儿,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再过几年功夫,等到竞争激烈起来,怕是哭都找不着调! 资源的分散,势必决定了每个业务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