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黄金年代(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_816、半江瑟瑟,半江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816、半江瑟瑟,半江红。 (第3/6页)

   不过同样是中欧,学费更高的EMBA班和MBA班待遇可是差的太远了。

    94年11月8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成立,但是校区内部还都没有理顺。为了方便展开课程,中欧的EMBA班暂时挂靠在交大闵校区。

    进学校右拐经过办公楼、邮电局,旁边的学术交流中心就是中欧的“窝”。42名EMBA学员在交大图书馆五楼借了两间教室对付。

    条件非常艰苦。

    按照李宪的想法,这一届的EMBA班出大佬的几率肯定是不小。

    为嘛啊?

    之前他就李明新打听过,今年五月份首批42个学员进入中欧。这群学员,大部分都是政府机关、国有企业和跨国公司的中高层管理者。自愿或者是组织培养,才成了中欧也是中国的第一批EMBA学员。

    属于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能在九十年代中期这个节骨眼进入到中欧培训,出去之后别说本事学的怎么样,最起码在人脉资源上,这第一批的学员肯定是占尽了便宜的。

    你想啊!现在中欧别的不说,中方这边教授队伍就可谓是群星璀璨,吴敬连、许小年、张春、杨国安,这些教授不往后看,就放在当下那也是大佬权威了!

    而且就算是用膝盖想也能想到,能在当下进入到中欧三年学费近十万块钱的EMBA班学习,单位推荐过来的那得是有多硬的后台和关系?多受领导器重?

    就算是自费来的,一点儿背景没有,至少也是不差钱的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