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05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高境界 (第10/11页)
原王朝都无法在草原上建立起稳固的统治,只能不断地扶持一派、打击一派,而一旦中原王朝的国力下降,草原人又会休养生息、完成整合,而后卷土重来。 因为中原人既无法适应草原人的生存方式,也不懂草原人的思维方式。 在草原上,两个可汗的人马对上了,一位可汗要与另一位可汗单挑,这是十分正当的要求。 因为草原人本就是实力为尊,作为首领,能打是必须的。 在中原王朝,或许会讲出身、讲尊卑、讲礼仪、讲儒学思想……但在草原上,这些都不好使。 真正好使的只有武力,你拳头大,大家就都听你的。 所以,首领的个人武力值,也十分重要。 而如果一名首领提出与另一名首领单挑,对方拒绝了……那么在诸多草原人眼中,这就已经是认输的表现。 当然,个人武力弱的首领也可以依靠人多势众强行干掉对方,但那样做不到真正的服众。 当你露怯的时候,草原上的众多部落离心离德的种子,就已经埋下了。 所以,秦王面对颉利可汗的这一番话,点出了两个核心点:第一是颉利可汗违背盟约,第二是你不敢跟我单打独斗,不配做突厥人的首领。 违背盟约这个事情,说不严重也不严重,但说严重也严重。 草原人违背盟约是家常便饭,南下能有巨大的利益,那为什么还要遵守盟约? 蛮夷畏威而不怀德就是这个意思。 但这也不代表盟约全然没有任何约束力,如果草原人违背了盟约却没有任何好处,那他们也会很难受的。 所以,秦王的这些话,就像是草原上的一位可汗在于另一位可汗对话,完全是用草原人的思维在解决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