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7章 (第2/3页)
来算,满打满算也才四千户。 其余长老所领的诸部人丁也在七八千到万余不等,往最高估计,坦格里赫勒全族大约能有十万来人,放在现代还比不上一个大点的县城。 但对于草原人来说,这已是极兴旺的部族了,且因不论男女,几乎人人骁勇善骑射,若有需要,随时可以拉扯起近人口半数的大军,在战斗力上绝对不可小觑。 只是若要修建城池,还是只能先建个小的。 谢晏大致估算过,一公里见方的大小便已完全足够了——就这样的规模,都还得修上个好几年呢,也不知道在他有生之年,能不能实现那天画的大饼。 不过先把城墙的范围圈起来还是比较快的,开春后,新组建起的“施工队”便开始了工作。 谢晏与阿斯尔一同看过,选出的城址离如今的聚居地不远,但离一条乌澜江的支流更近,一面城墙临水,方便之后挖护城河。 所谓的施工队,其实主要就是营中的青壮年战士们,他们分成几拨,轮换着训练和修城墙。 也有许多主动想为部族出一份力的妇女和老人,年轻强壮的女人们抗砖石、搅黄泥,老迈些的做后勤,每日为工人送来饭食。 连孩子们亦闲不住,自城建开始,最时兴的“游戏”就是去河边捡卵石,送到工地上做建材。 这样全民参与,到了春末时,整座城墙的地基便已初具雏形。 建城墙用的是夯土版筑法,就是通过在两块木板之间填充泥土,再用重物夯实形成坚固的墙体,底部的基础由卵石砌成,墙中则用硬木打进地底做框架。 谢晏心心念念的土法水泥也终于派上了用场,高炉炼铁剩下的矿渣和煤灰加上黏土磨成粉末,加上20%到25%的生石灰,碾磨到尽可能细后混合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